保存字畫不容易,會因蟲蛀、溫度、年代長久褪色或乾裂,
台灣的環境潮濕,加上偶發天然災害或是經濟環境影響,
錯誤的保管方式及裝裱,使字畫保存困難也影響到字畫的價值。
古酒閣長期收購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字畫、手札、書法、信函,
有意願出讓的人士,歡迎古酒閣聯繫。
黃名璧
擅長畫山水,傳統功底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他從學國畫之日起就兼學西畫,是一位兼通西畫的國畫家,西方藝術界稱其為「中國新古典派」。並屢獲國內外之邀講學及展覽達數十次,載譽國際,足跡遍及亞、歐、美、非四大洲,對文化藝術宣揚貢獻卓著;曾榮獲台灣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美術部首獎」,及藝術界致贈的「畫壇宗師」匾額等殊榮。
于右任
于右任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于右任被列為「國民黨四大書法家」,其為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于右任1932年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統的草書代表符號,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書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草書》等。
溥心畬
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愛新覺羅氏,鑲藍旗,恭親王奕訢後裔,字輩溥,光緒帝賜名儒,字心畬[1],齋號寒玉堂。生於北京。因其詩、書、畫與張大千齊名,故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海三家」齊名。
張大千
開創於晚期的「細潑細筆式」「潑彩」畫法︰雖然有些仍是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但卻已經「惜筆如金」。畫紙上的絕大部分作畫內容,都是以「潑彩」畫法細潑細筆以成之。這種畫法之困難度極高,因為畫家必須控制「潑彩渲染度」就如同手握「細筆」一般,不論是色彩之調合度與筆意,皆必須是「意到即筆到(潑到)」恰到好處,絲毫不容許有任何差錯,連作畫用紙之渲染度皆必須拿捏精準,完全無法「既然粗略潑之,即大概以成之。」。因為此種畫法相當耗時又耗工,沒有數十年的「潑墨」及「潑彩」畫功及足夠經驗,他人根本就是無法臨摹仿潑之,否則只是糟蹋浪費自己的畫紙與顏料而已。因此成品並不多,見世作品也不多,因為張大千大都是以此種畫作成品贈送予國民黨黨國元老們欣賞居多。
連絡電話 : 0920-073073
LINE ID @s0920073073
直接加入--> https://line.me/R/ti/p/%40s0920073073
住址 : 台北市大安區永康街60號(永康街與潮州街口)
捷運 : 東門捷運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來店前請於電話聯絡,謝謝
古酒閣官網: http://0920073073.tw